100元三小时约_100元快餐不限次数二维码 _800元快餐不限次的地方

打造高效政务服务平台,立足专业城市建设综合运营商定位,做新时代美好生活缔造者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人民至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鲜明特征

2024-06-25 17:27:34
2024-06-24来源:天津日报作者:齐卫平

  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鲜明的人民性特征。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在文化观上的体现,决定了人民是文化建设的服务对象和目标。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把“坚持人民至上”作为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之一,贯彻执行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必须充分运用这一历史经验,在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中,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让文化建设的成果造福广大人民群众。

  服务人民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一贯诉求

  文化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精神生成和保持离不开文化,自古至今就是如此。历史发展中,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在物质创造活动中形成丰富多彩的文化,构成人类文明发展史的绚丽画面。文化发展有一个价值取向的问题,不同的文化观呈现不同的目的性,目的决定文化建设的走向和归宿。

  历史发展的很长时期里,文化不具有社会的属性。在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下,文化服务于压迫者阶级,只是供少数人享受的专利品。鲁迅先生曾说:“中国的文化,都是侍奉主子的文化,是用很多的人的痛苦换来的”,把中国封建文化的实质看得很透彻。于是,人类文化发展史长期陷于一种悖论逻辑,创造文化的人民反而被剥夺了享受的权利。

  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文化观,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文化发展的悖论,使文化进入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使文化回归到本来应该有的社会属性上来。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向文艺工作者提出“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他指出,中国封建社会的文艺是为着剥削者压迫者的,是封建主义的文艺。近代一些文人渲染“超阶级的文艺”,实际是资产阶级的文艺。无产阶级的文艺是为人民服务的,这个认识不确立起来,文艺工作就会走歪路,文化发展就会发生不健康的倾向性问题。毛泽东这样的观点形成文化建设为人民的明确答案,虽然道理很简单,但思想很深刻。

  坚持人民至上的文化观依循的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人,文化发展之源来自人民群众生动的社会生活,离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文化就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这个重要论述,坚持守正创新,深刻回答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为什么、依靠谁、服务谁的根本问题,鲜明表达了人民至上的诉求。这样的文化观在党领导文化建设历史实践中始终得到坚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中进一步贯彻执行。

  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是文化服务人民的时代任务

  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原理,在揭示两者决定和反映关系的同时,阐明了人类生活离不开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道理。人的生存需要两种食粮,即物质食粮和精神食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物质需求是第一位的,吃上饭是最主要的,所以说‘民以食为先’。但这并不是说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是可有可无的。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的最大区别就是人是有精神需求的,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时时刻刻都存在。”

  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集中体现在回应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上。希望过上美好生活是所有人的普遍诉求,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描述的“大同理想”以及国外许多思想家对理想社会的遐想,都表达了美好生活的追求愿望。马克思恩格斯揭示的共产主义理想,把人类美好生活的追求提升到一个最高的境界,因而成为共产党人宏大的理想目标。因为是普遍追求,所以人类社会总在不断努力,以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的奋斗推动历史前进。

  生活美好不美好是人们现实的感知,美好生活的实现具有相对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具有动态特征,是一种历史的呈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外国欺凌和国内封建统治的压迫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能不能保住生命都成为问题,美好生活想都不敢想。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后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为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创造了根本前提和现实可能。然而,在经济文化落后的条件下,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在很大程度上还局限于解决温饱问题,能吃上鱼肉鸡蛋的日子就能使人们产生幸福感。改革开放引领中国人民走上日益富裕的道路,不仅温饱已经没有问题了,而且得到了丰裕的物质享受。进入新时代,虽然人民追求物质文化满足的需要继续存在并要求更高,但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已经超越了物质层面的要求,幸福指数的提高更突出的矛盾表现为精神层面需求的满足。

  中国人民日益富裕起来的现实形成新的生活期待,在物质上的满足得到充分实现的基础上,精神生活的需要成为美好生活的追求目标。党的十九大把握我国发展的节奏变化,调整原先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提法,提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结论,强调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的情况下,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主要制约因素。这个新结论表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聚焦点在“美好生活”的创造上。

  从需求的角度看,人的物质满足和精神满足具有规律性。一方面,当物质需要得不到充分满足的情况下,精神力量可以弥补物质条件不理想的缺憾;另一方面,当物质需要得到较好满足的情况下,精神需要的满足就会更上一层楼。这样的规律反映文化的价值功能,突出繁荣文化的社会需求。习近平文化思想恪守人民至上的理念,把文化建设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和为人民服务的“二为”方向与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紧密相连,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坚持人民至上贯彻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也是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内在要求。从文献资料看,造福人民,创造美好生活之类的话语,党的历任领导人也曾讲过,然而,将这个奋斗目标明确揭示出来传递给社会,鲜明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则是在党的十八大以后。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形成“幸福感”“好日子”“得实惠”等一系列话语表达。他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面对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和懈怠”“我们党和政府做一切工作出发点、落脚点都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执政,就是要带领人民把国家建设得更好,让人民生活得更好”。这样的话语被反复强调,给人们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这些富有感染力的话语,体现坚持党的性质宗旨,以关切美好生活的创造表达人民的愿望,成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这个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回答历史之问、人民之问、实践之问、时代之问,把推动中华文明实现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重大任务提上议程,赋予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以深厚的文化意蕴,彰显中国共产党着眼人民精神生活新期待的责任担当。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肩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必须牢牢把握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贯彻文化建设为人民服务,就是要实现文化建设的成果由广大人民群众普遍享受。必须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大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推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贯彻文化建设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对文化建设的指导,为全社会树立精神坐标,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必须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遵道德、守道德的生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肩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必须坚持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人民需要文艺,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那种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的低俗、庸俗、鄙陋的文艺,既是对文艺的伤害,也是对社会精神生活的伤害,得不到人民的认可。人民需要的是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住的优秀文艺作品,需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优良的优秀文艺作品。坚持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才能保证为人民提供真正需要的精神食粮,从文化成果中陶冶情操,在文明发展中提升境界。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肩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必须正确处理好文化发展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许多文化产品要通过市场实现价值,现实发展中出现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现象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决不能以赚钱为目的,让文化沾染“铜臭”的味道。党推进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经济价值,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要位置。文化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要坚决抵制那些调侃崇高、扭曲经典、颠倒历史、丑化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的文化作品,反对文化虚无主义。要坚决抵制那种是非不分、善恶不分、以丑为美、过度渲染社会阴暗面的文化作品,反对把文化当作追逐利益的“摇钱树”、博取感官刺激的“摇头丸”。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肩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必须充分尊重文化评判的主体。人民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力量决定了文化建设成效由人民来评判的逻辑。人民对文化最有发言权,文化发展得好不好,应由人民来评价,有违人民利益的必须坚决反对,决不能让精神污染的作品危害社会。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肩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必须着力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不仅是推动文化建设的动力,更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结构体系,它不仅仅意味着物质生活的丰富,更包括精神世界的充实和道德品质的提升。党领导文化建设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导向,提升人民的道德修养、精神境界、思想涵养、审美水平,实现人的发展与文化建设同频共振,使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相向而行。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