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元三小时约_100元快餐不限次数二维码 _800元快餐不限次的地方

打造高效政务服务平台,立足专业城市建设综合运营商定位,做新时代美好生活缔造者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奋力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2023-07-28 14:51:06
2023-07-27来源:光明日报作者:杜强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人类社会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和精神产品创造活动成果的结晶。人类社会发展史告诉我们,人的生活需求包含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追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人类社会繁荣进步的内在驱动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者是互为条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辩证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既阐明了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提供物质前提和条件,也指出了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具有反作用。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恩格斯在致康·施米特的信中写道:“物质生存方式虽然是始因,但是这并不排斥思想领域也反过来对这些物质生存方式起作用。”在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精神文明反过来为物质文明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需要把握好两者的辩证关系,实现“两个文明”协调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要创造出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而且要创造出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基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建设不但起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保证它的正确发展方向。两者互为条件,又互为目的。我们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经验之一,就是高度重视协调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就指出,中央政府“领导全国人民克服一切困难,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扫除旧中国所留下来的贫困和愚昧,逐步地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提高人民的文化生活”。在改革开放进程中,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党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取得了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双丰收。在物质文明建设上,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制造业规模等多项指标位居世界第一,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在精神文明建设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赋予精神文明建设中华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各项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兴盛,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共同推动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物质贫困难以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精神贫乏也难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时代新征程,要紧紧对标我们党的中心任务,奋力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不断厚植现代化物质基础,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建成物质富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建成精神富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推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重要内容,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支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国家强盛、民族复兴需要物质文明的积累,也需要精神文明的支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辩证统一的,两者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追求目标。必须落实好我们党确定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全面把握、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推动两者相互协调、互相促进。

  新时代新征程完成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需要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新时代的物质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推动符合高质量发展标准和要求的物质文明建设,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加强大的物质技术支撑。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物质文明建设。新时代新征程的精神文明建设,同样应该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精神文明建设必须适应物质文明建设需要和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的更高要求,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价值观念、文化条件、舆论力量和社会环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是全面的富裕,不仅指物质生活的富裕,还包括精神生活的富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要坚持在共同奋斗中不断实现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的共同富足。一方面,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物质生活的共同富足打下坚实物质基础,并通过完善分配制度、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等,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另一方面,大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更好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涵盖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领域,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精神文明建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强思想保证、丰润道德滋养、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我们要继续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以恒心恒力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弘扬劳动精神、奉献精神、奋斗精神、创造精神和勤俭节约精神,夯实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基础。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各环节全过程,使之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加强诚信建设,倡导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风尚。统筹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广泛进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持续提高人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心用情推进聚焦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高质量文化产品供给,充分发挥文化在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增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前进道路上,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式现代化才能顺利向前推进。

  (作者系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福建社会科学院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所所长)

责任编辑:姜晓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