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元三小时约_100元快餐不限次数二维码 _800元快餐不限次的地方

打造高效政务服务平台,立足专业城市建设综合运营商定位,做新时代美好生活缔造者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

2023-07-05 15:26:57
2023-07-04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安昊楠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更为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也是新时代追求美好生活的应有之义。精神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结果生成,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既独立于物质世界又依托于物质世界而存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推动着人民精神世界的发展,“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也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着强大的精神动力。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升华,无不伴随着人类精神世界的历史性发展。现代生产力推动的社会变革和历史趋势也在人类精神层面发挥着作用,而人类精神的发展又为现代化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

  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物质富足的现代化,也是精神富有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般规律表明,现代生产力的发展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物质生活,也改变着人们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社会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百年来,中国式现代化从“中国式工业化”“四个现代化”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持续回应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人民既是现代化的推进主体,也是现代化发展的受益主体,因此,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之所在。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为精神文明的发展和升华创造着物质保障。推进现代生产的快速发展是现代化展开的必然途径,在现代化的世界进程中,现代大工业生产“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推动了人类“普遍化”的文明趋势,“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面对现代化的普遍发展趋势,中国在民族觉醒意识与现代发展意识的双重推动下,以更具民族主动性的社会革命确立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的定向,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开展奠定了客观基础。从我国现代化的实践来看,不断推进生产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建和完善,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中国式现代化有着面向现代化的特殊精神力量,对物质文明的建设发挥着协调推动作用。现代化发展虽以物质生产为基础,但这一基础处于一定的社会性质和文化发展状况中。所以,现代化发展得如何也依赖于各国对自身条件的创造性转化如何,也就是将自身条件与普遍文明趋势结合得如何、利用得如何。中国式现代化面对西方现代化的强势资本文明,一方面学习科学民主、创新效率、公平法治等现代精神,另一方面也以自身独特的精神文明规定着现代化的实际内容和价值取向,积极校准着以资本为原则的文化建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保障人民对资本的支配地位,合理剥离资本的文明成就和异化形式,使得现代化的普遍发展精神更好地服务于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在发展中应对新挑战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文化精神的现代转型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其中包含着文化的继承、创新、抵抗、吸收、扬弃与融合等不同层面。当今中国精神文明建设所面对的突出难题便是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融合”基础上的思想“融合”问题。

  从社会结构上看,存在意识形态指导与社会心理不协调的问题。“现代化”本身意味着人类社会发展从传统到现代的跃升,伴随着物质关系、社会关系的深刻变革。中国式现代化面对现代化的普遍浪潮,民族文化的地域限制被打破,在学习吸收世界普遍文明成果中,呈现出向更高人类文明演进的动态趋势。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异化形式批判以及对社会主义先进制度何以能够实现与现代文明成果协调发展的论证,为中国式现代化把握人类普遍性与中国特殊性提供了科学的精神根基。中华民族的特殊精神在时代的发展中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在意识形态层面呈现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指引。但与此同时,处于社会意识低层次的社会心理却由于固有文化的“惰性”往往不易发生改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指引与社会心理安于现状的不协调、不同步构成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障碍。

  从人的发展来看,存在着人的依赖性文化与物的依赖性文化的叠加效应。中国式现代化是在西方资本文明的强势影响与中华本土文明对其既排斥又吸纳的张力中不断发展的。以资本为内驱力的现代化推动人类社会从传统“人的依赖关系”进入现代“物的依赖性”阶段。中国式现代化在传统伦理秩序衰落与现代资本文明崛起的文化冲突中进行着调整性发展。在这种调整中,现代化的经济理性原则分化瓦解着传统伦理秩序,传统伦理秩序也对经济“有用性”原则进行着排斥和约束。传统与现代互相博弈的叠加发展,在文化层面表现为“家国一体”传统伦理共识在排斥现代私人利己性之时,也希望获得现代的发展,而现代原子式的个人发展也希望获得传统伦理共识式的信任和观照。传统与现代的交织发展产生了“情感礼仪资本化”的叠加效应,即现代经济中物的等级分化功能强化了传统礼俗交往的等级秩序,使得经济的分层确证了礼俗交往等级的合理性,在社会文化层面形成了稳固性,影响着文化进步发展的变革张力,对中国式现代化精神文明的创新发展造成阻碍。

  从社会发展来看,存在着传统性、现代性、后现代性文化因素的交错问题。中国式现代化是在快速发展中进行的,传统性、现代性和后现代性在新旧交融中都汇集于现代化的建构中,加剧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复杂性。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建构中,表现为物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人们精神生活重心的位移。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经济发展的追求使得人们将物欲的满足确证为自我精神满足的标准,浅薄文化、享乐文化、符号消费文化、利己文化等野蛮发展起来。另一方面,面对现代经济发展带来的世俗文化兴起和人精神生存的单面化困境,后现代文化以对现代文化的反思走向了强调差异、个性、解构的对抗性发展。其以多元甚至戏谑的方式来凸显自身存在的价值,进而走向随意性和表面性,失去了深刻性和共识性。面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相交织的复杂文化环境,社会心理进一步表现为精神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拜金主义”“社会焦虑”“躺平文化”“看客心态”等不良文化现象可能干扰中国式现代化共建丰富精神生活的实践步伐。

  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要求

  进入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对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不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铸强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力量,将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遵循。

  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厚植正气。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实践,内在蕴含着创造美好生活和实现全面发展的价值诉求。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走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超越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的根本所在,也是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科学指南。在新征程上,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特殊的历史文化、思维方式、民族心理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以鲜明的中国特色,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开辟出为人民所接受、认同、喜爱的新理论。用新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巩固和壮大新时代主流思想的引领力、凝聚力、影响力,让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在守正创新中不断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人民精神境界。

  更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培根铸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人民精神世界的重要源泉,为中国人民独特精神品格和气质的塑造提供了深厚沃土。中华文明的思想精髓和智慧结晶是我们超越西方现代化单一视野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独特优势,也是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力量源泉。新时代,必须持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世界文化相融通,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提供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精神动力。

  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凝心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底蕴,承载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精神追求,是中国精神的当代标识,是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价值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人民至上原则,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着人民逻辑对资本逻辑的超越。新时代,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民自身的行为准则和精神追求,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品位,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效赋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活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提供精神食粮。要加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协调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断创作出更多优秀的艺术作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姜晓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