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 />
2023-04-04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周德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必须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善于运用科学思维谋划发展,牢牢把握战略主动、历史主动、工作主动。
把握好“知”与“行”。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战略、重大举措,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辉。过目成诵不算懂,吃透精神方为知。要坚持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拓宽学习的深度和广度,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不断增强政治自觉、情感依归、行为主动。同时,理论只有与实践紧密联系,才能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要善于把学到的本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落实到政治能力的提高、主观世界的改造、领导水平的提升上,努力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以思想力量激扬奋进力量,以理论主动把握历史主动。
把握好“时”与“势”。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把中国发展放到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和全球视野中观察和谋划,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踏上新征程,形势在变、任务在变、工作要求也在变,只有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才能赢得主动、开创未来。要准确把握大局大势,科学分析机遇和挑战,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牢牢把握主动权,把好的态势、趋势转变为优势、胜势。天津拥有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优势、产业基础优势、科技教育人才优势、港口优势、城乡空间的资源优势,要把这些优势叠加起来、用足用好,推动产生倍增效应、释放发展能量。
把握好“大”与“小”。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中国共产党人为的是大公、守的是大义、求的是大我。正是无数共产党人把“小我”融入“大我”,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才创造了一个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对党忠诚,是共产党员崇尚的大德。党员干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自觉把工作放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中去谋划和推动,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对于共产党人而言,人民至上是信念,为民造福是天职。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牢“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的理念,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一点一滴、一件一件地办好群众的小事,小中见大、以小成大,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发展的温度、幸福的质感。
把握好“稳”与“进”。稳中求进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稳是基础、是前提,进是目的、是追求。只有稳才能更好地推进改革和发展,只有进才能更好地实现持续牢固的稳,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强调稳字当头,着眼点是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这就要求我们保持战略定力,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干出成效;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从“底线”出发,向“高线”进军。同时要看到,稳不是原地不动、不思进取、裹足不前,不是随波逐流、无所作为。强调稳中求进,要求我们找准发展速度、改革力度、社会稳定程度、生态可承受度之间的平衡点,当进则进,宜稳则稳,通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以积极作为巩固“稳中之好”、应对“稳中之变”,最大程度形成“进”的合力,在因势利导中推进各项改革向纵深发展、向高质量迈进。
把握好“远”与“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有成效、长远可持续的事要放胆去做,当前不见效、长远打基础的事也要努力去做。”世界万事万物都处于特定历史进程中,都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不谋远,工作就会缺乏预见性和前瞻性,犹如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不顾近,对当下形势和情况不了解,缺乏善作善为的能力,再好的蓝图也可能成为镜花水月、空中楼阁。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们要牢固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在考虑当前的同时要有长远目标、长远谋划,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不计一时得失,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也要看到,立足当下,才能成就未来。抓经济发展、抓民生保障、抓生态环保等工作,都是系统工程、接力工程,要有抓在经常、利在长远的耐心和定力,找准当前与长远结合的发力点,在远近衔接上下功夫,把大业、大志、大局融于当下、具体、细微,扎扎实实做好打基础、增后劲的工作。
(作者为中共天津市委常委、组织部长)